

1965年11月,撤望谟县建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次年2月1日,自治县成立大会举行。 吴绍衡 摄

1976年的望谟县城全景 吴绍衡 摄
望谟县名为布依语“王母”的谐音,意为“最高的王”。它是贵州省唯一使用布依语谐音命名的县,同时也是黔西南州设立县治最晚的县。
望谟县城所在地原名为王母寨,这一名称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王母寨不仅是布依族人民世代居住之地,更是这片土地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1727年,清政府便在此设立了永丰州,州治设在王母寨,为望谟县的设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设立县治之前,王母寨一直隶属于贞丰县,作为贞丰县东三区第六区区公所所在地,虽然当时尚未达到县的级别,但其作为区域中心的功能已初具规模。据史料记载,1940年望谟正式立县时,王母寨仅有两条街道,分别为“中正街”和“时范街”,其中“中正街”最长,也不过一百多米。这两条街道见证了望谟从一个小寨子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县城的历程。
望谟县位于贵州南部、黔西南东部,国土面积3018平方公里,总人口32.89万,居住着布依、苗、瑶等19个民族,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1.09%,布依族更是占了63.55%的比例。
望谟县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如同一部丰富多彩的民族史诗,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新生。
一
据《望谟县志》记载:殷商时期县境为西南夷地,西周时期为百越地,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地,战国至秦为夜郎国地。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于夜郎国置夜郎县,为夜郎县所辖。元鼎六年(前111)后为夜郎国和牂牁郡所属之夜郎县和谈指县所辖,郡国同治。成帝河平二年(前27),夜郎国灭。平帝元始四年(4),改牂牁郡为同亭郡,夜郎县为同亭县,为同亭郡所属之同亭县和谈指县所辖。东汉光武后郡县恢复原名,复为牂牁郡所属之夜郎县和谈指县所辖。
三国时期仍为牂牁郡之夜郎县、谈指县所辖,隶于蜀汉益州。魏元帝景元五年(264),蜀汉亡,牂牁郡改隶魏。
晋代魏,入晋。西晋愍帝建兴元年(313),析牂牁郡置夜郎郡,夜郎县、谈指县改隶夜郎郡,属益州。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夜郎郡县没于成汉政权。咸康二年(336),夜郎郡复为东晋所辖;咸康四年(338),夜郎郡改隶安州;次年,罢安州,夜郎郡改隶宁州,为宁州夜郎郡之夜郎县、谈指县所辖。康帝建元元年(343),夜郎郡又没于成汉政权。穆帝永和三年(347),成汉灭,复为晋有。简文帝咸安二年(372),夜郎郡没于苻秦政权;孝武帝太元八年(383),苻秦灭,夜郎郡县复为晋有。
南朝宋、齐时期,夜郎郡之夜郎县、谈指县隶于宁州。梁承盛元年(552),夜郎郡县没于爨蛮,夜郎县、谈指县不存;次年,爨蛮降于北周。后爨蛮分东西爨蛮,今县境为东爨蛮控制地,直至隋建立。
隋时,东爨蛮为东爨乌蛮所灭,今县境为东爨乌蛮控制地。
唐武德四年(621),唐遥置西平州于东爨乌蛮所辖地,东爨乌蛮臣于唐。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为明州羁縻州所辖。天宝十年(751),东爨乌蛮叛唐入南诏国,号于矢部,为于矢部所辖。宪宗元和八年(813),于矢部复臣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东爨乌蛮部阿佩以明州内附。武宗会昌二年(842),封阿佩为罗殿王,以明州地为罗殿国地,为罗殿国所辖。
五代时期,罗殿国先后遥附于前蜀、后唐、南楚、后蜀等政权,后蜀封其为归化王。
宋太祖乾德五年(967),罗殿国臣于宋。北宋末,罗殿国微,徙其驻地,仅辖今县境少部,大部遂为右江岑氏土司所辖,附于广南西路邕州,其部下黄王二姓分亭设甲,逐渐演化为封建少数民族亭目制,岑氏土司管辖县境至清初,其黄王二姓部下管辖县境直至清末。仁宗皇佑五年(1053),遥置泗城縻州,为泗城州所辖,隶于广南西路邕州右江道。
元属湖广行省广西道两江宣慰司田州路泗城州,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广西行中书省,泗城州隶广西行省。
明洪武二年(1369),改田州路为田州土府,泗城州隶于广西行省田州土府;洪武九年(1376),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泗城州隶广西布政使司田州土府。明时,今县境东、中、西、南大部为泗城州管辖:北部、东北部少部和西北部为贵州布政使司普定土府之永宁州、镇宁州管辖,先后随隶云南布政使司、四川都司普定卫、贵州布政使司,明末为贵州布政使司安顺军民府管辖。
清朝时期,清顺治十八年(1661),升泗城州为府,隶广西省,为广西省泗城府亲辖地。清雍正五年(1727),云贵总督鄂尔泰奏准废除泗城土府,实行“改土归流”,割广西省思恩军民府西隆州部分、广西省泗城府亲辖部分区域成立永丰州,州治在长坝(又称长雹,今望谟县城),是为县(州)级以上基层政权在辖区的第一次建置。永丰州于册亨设州同,分理册亨、罗烦诸甲,罗斛设州判,分理罗斛、桑郎诸甲,永丰州隶贵州省南笼府。永丰州下设甲,甲下设亭,知州为朝廷流官,其下甲、亭头目为当地土官,握有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特权,虽为“改土归流”,实为土流并治。永丰州及州同、州判管辖区域为今贞丰县全境、册亨县全境、罗甸县全境和望谟县大部。其时,今县境北部、东北部少部、西北部部分为贵州省安顺府之镇宁州和永宁州分别管辖。雍正七年(1729),因感气候炎热、瘴气逼人,徙州治驻地于珉球(今贞丰县城,仍称长坝)。雍正八年(1730),县境北部隶安顺府归化厅。
乾隆十四年(1749),罗斛州判改隶定番州(今惠水县),隶于贵阳府。至此,今县境大部为贵州省南笼府永丰州管辖,西北部为贵州省安顺府永宁州管辖,北部、东北部部分地区为贵州省安顺府归化厅管辖,东部为贵州省贵阳府定番州罗斛州判管辖。嘉庆二年(1797)南笼府改称兴义府,永丰州改称贞丰州。
光绪六年(1880),改罗斛州判为罗斛同知;光绪七年(1881),改罗斛同知为罗斛厅,东部隶于罗斛厅。至清末,所属行政区划及隶属关系无变化。
民国二年(1913),改贞丰州为贞丰县,改归化厅为紫云县,改永宁州为永宁县,均隶黔西道;民国3年(1914),罗斛厅改为罗斛县,隶黔中道,永宁县改为关岭县。今县境分属贵州黔西道贞丰县、紫云县、关岭县和黔中道罗斛县。民国九年(1920),废黔中道,民国十二年(1923),废黔西道,4县均直隶于省。民国十九年(1930)3月,罗斛县改称罗甸县,东部隶于罗甸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5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罗甸隶属第一督察区,关岭、紫云属第二督察区,贞丰属第三督察区。至望谟县成立,隶属关系无变化。
二
早在民国16年(1927),王母地区教育事业奠基人之一的韦焕五先生,因王母距贞丰县城窎远,政府鞭长莫及,匪患频仍,人民难以安居乐业。为解除人民疾苦,韦焕五与地方父老商议,请求上峰在王母设立县治,他亲自拟写题为《九死一生》的呈文,联名上报。虽未奏效,但其关心民瘼,急公好义的精神表现,已大大超过一般只知埋头教书的墪师们,殊属难能可贵。
韦焕五申请在王母设立县治的呈文《九死一生》全文如下:
申请贞丰县属东三区全民等,为民受九死一生之痛苦,要求设县治于王母蟠桃,公民两利,以苏民命。恳祈电察鉴!前任闵县长转禀事缘:清时下江属广西泗城府,雍正五年,拨粤归黔,居民人口稠密,鸡鸣犬吠相闻,而达四境,皆家给人足。较之近日,十中有九,概是贫穷。即其土地,非前有所加,于今非有所减。
推其原因,由于距城窎远,地处边隅,纵然恩主善政善教,鞭长莫及,所以民之虽生如死,历历数举被匪扰害,日夜惊惶,难为生命,民死一也。投兵求救,而距城二三百里之遥,一来一去已有五六日矣。兵至而匪已退,视同罔报,实属反错,民死二也。拿获匪党,捆解投辕,用去许多路费,任其强词口辩,放虎归山,犬羊仍遭其害,民死三也。四处游民,窝藏聚赌,邀约农民子弟,卖尽田地家产,一家恸哭嗷嗷,民死四也。差役下乡,一车一马,派民出钱,折其夫役,遭害许多鸡鸭牲命,民死五也。凡有公件,加倍征收,有问说者,即被浸水残害,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民死六也。完粮解税,路被匪劫,屡屡鬻男卖女赔偿,民死七也。学龄儿童,授业无方,目不睹诗书,耳不闻礼义,则近于禽兽,民死八也。遍地荒山无主,开源春间,任其纵火烧山,野兽烂于沟渎,致使集成气薰人,即其多沾病患,而弱肉强食,冤屈难伸,民死九也。
幸蒙恩星雨露,有此一生,得见天日。前禁烟时,覃总办游历所至,洞悉民情疾苦,经请设县治于王母蟠桃,使民得见父母,遐迩兴歌。继前任县长委城绅孟泽民先生临团察其地势,百姓欢迎若云霓之望。今风停浪息,未卜何因?幸蒙恩星所至,发政施仁,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悬案恳祈转禀设县治于王母,挽解倒悬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匪息民安,商贾不惊于市,农夫得耕于田野,各安生计。边隅毛贼,畏威而逃。即其不轨,一报而兵可至。拿获匪党,捆解投辕,就地正法,无容其强词口辩,虚实确知,民无反错。虎狼不得归山,犬马留有生命。四处游民,各虑法网,不敢窝藏聚赌,免害农民子弟,各理正业,俯仰有资。差役下乡,不敢滥派浮收,害何以生端。完粮纳税,就地缴呈,何有鬻男卖女。设有序,俾儿童得以就学,知其礼义,则老有所终,壮有所用。荒山旷土,教民树艺桑麻养蚕。勿使纵火烧山,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材不可胜用也。何由疠薰蒸。而且强不凌弱,冤屈雪白到底,从而得苏民命,不胜沾恩再造,德感二天。为此不避斧钺,联名谨禀,伏乞大人台前作主,核夺转禀施行,沾恩不朽矣!
民国十六年十月呈
1930年代末,国民党贵州反动当局深感黔桂边是一块多事的区域,而当时紫云、贞丰、关岭三县当局的统治又鞭长莫及。于是,1938年7月,国民党贵州保安处在王母(今望谟县城)设立贞丰、关岭、紫云三县联合办事处,由贞丰县县长杨端楷兼主任,张范生常驻办事处任副主任。该机构是作为监视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破坏抗日救亡运动的特务指挥机关而设立。准备借此分化瓦解王海平部,彻底绞杀共产党在当地发展的武装。但是国民党贵州当局认为,贞、关、紫三县联合办事处力量薄弱,根本无法对付革命力量,王母区域如果不设置县治,就不能长期驻军,就动了在望谟设置县治的念头。
1938年末至1939年初,兴仁专署专员刘时范、省保安司令韩文焕先后两次到今望谟县境调查,于1939年元月将下江片区的地理形势、人口风俗、物产田赋、文化交通等情况,向贵州省政府书面报告,要求在王母建立县治。书面报告原文如下:
窃贞丰下江,毗连紫云、罗甸边区地带,苗夷杂处,文化未开,人民固步自封,罔知进取。过去政府每以地方之窎远,风气之强悍,气候之恶劣,相率裹足,视同化外,坐使强者拥枪自雄,弱者呻吟沟壑。法治凌夷,习尚偷苟,仇仇必报,变乱相寻。边地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者,盖数十年于兹矣。专员有见及比,爱于上年呈准建立贞、关、紫边区联防办事处于王母。办理以来,风气虽稍转移,政令犹未贯彻。后于上年12月亲往视察,遍历下江数百里之地,目击豪强不法,政令不行,民力不纾,土地未治,虽有沃壤,等于荒丘,虽有众民,沦为蛮野。尤深矜念。试穷其症结,实缘各县辖境太宽,垂鞭马腹,以致形成中心空隙地带而无法措施。若不急谋根本救济,长任蚩蚩者氓,无法无教,心腹之患,殊未易言,此专员于实地巡察之余所引为深忧者也。窃查广西凌云县境与贞丰下江隔河相望,襄亦具同样困难,去岁广西省政府始就凌云旧治,划为田西、乐业、凌县三县,分疆调整,行甫期年,绩效尤著。职悉考虑,为修明下江政治,消弥下江危机,改善人民生计,增强抗战力量计,亦惟有于下江片区划地为县,设治王母,力图整理开发,庶可望长治久安,渐臻郅治。兹谨将下江可能设县理由,缕陈于左:
地理形势——王母位于贞丰之南部,距县城二百二十里;迤南至贞丰属之红水河边亦百里;东至罗甸县二百四十里;西至册亨二百八十里;东北至紫云二百六十里;西北至关岭二百八十里,四周皆山,地势瓯脱。曩因政治力量不易到达,作奸犯科之徒易于溷迹。二十二年剿共之役,共产党徒穷力蹙,辄以此为逋逃之薮。毒害所播,至今尚未可尽除。二十五年两广事变,穆守先、兰天侠、陈秀清等亦于此策动倡乱,声势颇盛。该处原属贞丰之第六区,王母为区公所所在地。旧设土司管理市镇,约四百户,倍于册亨县城。该区人民集居王母附近约二千户,以立县治,实属相宜。
人口风俗——照拟划界估计人口约在六万以上,人民什九为夷。生活简朴,风俗强悍,尚迷信,好斗勇。民枪约在四千支以上,民间纠纷悉以武力解决,寻仇报复习为犷厉。如能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怯除固陋,潜化豪强,人民之翕然从风。可立而待也。
物产田赋——下江数百里,纯系土山,杂以田畴,农林畜牧靡不相宜,蔗糖、棉花、桐、茶等产量之多,品质之好,尤为盘江各属之冠、盖得天独厚也。惜地广人稀,未能广事种植。至田亩虽无确数,照划地面积估计,年赋约八千元左右。加以整理,必可倍获。
文化交通——下江数百里,仅王母有完小一所,新屯、板陈初小各一所,设备极简陋。中学毕业者前后共只四人,识字人民不过百分之一二。悉操夷语,置身其间,如在国外。对环境卫生极为忽视,一般以挖厕所为损风水,故纵横数百里仅有厕所一处,以致秽气蒸,郁为瘴气。人民虽疾病相寻,死亡相续,亦安之若素。致水路交通,有北盘江畅行木船,载重三千余斤船只,可以直达梧州;陆路由蔗香王母北达紫云,为过去安顺马帮赴桂大道。在昔景象升平,过境马日以千计。西至贞丰,东至罗甸,人马均可通行无阻。若将来滇黔铁路筑成交通,当更发达。
此次专员亲临下江,对于拟划县界事。勘查西南以北盘江为贞丰、册亨为界;西以羊架河清水河与关岭、贞丰为界;北至羊架河经桥顶山沿桑郎河东向直抵红水河,与紫云、罗甸为界;东南以红水河与广西为界,其间包括龙渡、三滩、桑郎、长田等处。东西横约一百九十里,南北纵约一百五十里。王母适居中心,形势天成,并无割裂。再查拟划各地,贞丰约占十分之五,紫云、关岭、罗甸约占十分之五。贞丰地面辽阔,纵长达四百里。紫、关、罗三县划地无多,均不至发生影响。所以拟请于王母设县缘由,是否有当?理合绘具拟划界图,备文呈请钧府鉴赐核办,指令遵。
谨呈
贵州省政府主席吴
贵州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刘时范
民国二十八年一月
从刘时范的这个报告中,可以得出当时国民党贵州省政府决定在王母设立县治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社会政治状况严峻:该地区苗夷杂处,文化未开,人民思想保守,缺乏进取心。政府因地方偏远、风气强悍、气候恶劣等原因,对该地区的管理不足,导致法治衰败,社会习尚苟且,复仇风气盛行,民众生活困苦;
其二,提出设立新县的必要性:刘专员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该地区豪强不法,政令不行,民众生活困苦,土地未得到有效治理。提出在王母设立新县,以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和开发,实现长治久安;
其三,设立新县的理由充分:地理形势,王母地处中心地带,四周皆山,地势险要,适合设立县治。人口风俗,该地区人口较多,但民众生活简朴,风俗强悍,好斗勇,需要政府引导和教育。物产田赋,该地区资源丰富,适合农林畜牧,但地广人稀,未能充分利用。设立新县有助于整合资源,提高产量;文化交通,该地区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但水路和陆路交通潜力巨大。设立新县有助于改善文化教育和交通状况。
其四,提议的具体实施:刘专员提出了详细的拟划县界方案,并考虑了各县的利益平衡。绘制了拟划界图,并呈请上级政府审核批准。
其五,该报告深入分析了边远地区的社会政治状况,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设立新县的提议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助于加强政府对该地区的管理和开发,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报告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提出的理由充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今天的望谟县城 欧阳进 摄

1979年的望谟县城 吴绍衡 摄
贵州省民政厅厅长孙希文接到刘时范的立县报告后,于2月21日的省政府委员会第51次会议上交给省主席吴鼎昌。孙附上一文:
查贞丰、紫云、罗甸三县边区接壤地带,苗夷杂处,文化未开,蛮荒烟瘴,政令不及,历来均视为化外之区,任土匪豪强骚扰盘踞。此皆由于天然气候恶劣,地势艰险所致。而各县辖境过宽,控制不灵,亦为重大原因。上年设立贞、关、紫联防办事处于王母,籍便统驭,虽已略见成效,但其性质立在剿匪。至于薮政施化,转移风俗,根治之法,尚难着手进行。现该专员拟请在王母地方设立县治,将紫云、关岭、罗甸各县边区划出一部分归入王母。在各县区域原已甚广,拨出土地无多,与本身设治条件并无影响。而在王母土地富饶,物产丰盈,陆运水运,日趋通畅,若在善为治理,不出数年,默移潜化,政通人和,定可纳齐民于轨物,转野陋为繁荣,挤于开明县邑之列。可否准如所拟办理之处,理合签请鉴核示遵。
谨呈
主席 吴
民政厅厅长孙希文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
省主席吴鼎昌接到报告后,即批准同意设县并交省参议会讨论。省参议长平刚主持召开第十次会议认为:贞丰县辖境过宽,王母离县城较远,交通闭塞,文化落后,设县治后,行政独立,以利于发展地方教育及其文化建设,同时又关系后方治安,尤为重要,照案通过。
在王母设县治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的县名拟案有二:一是望谟,取与王母谐音;二是双江,取该县形势有南盘北盘两江汇流通境而言。故决定取名为双江县,并呈报国民党中央内政部备案。
省政府批准同意在王母设立县治后,1939年9月,省政府调平舟县政府秘书宋大为(施秉县人)为双江县设县治筹备处处长。民政厅发了一道训令:
“案据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呈请贞丰县属之王母设立双江县一案,经呈奉国民政府核准在案。查双江县治筹备处准于九月间先行设立,并派宋大为为该县筹备处处长。仰即遵照组织成立,筹备进行,并将成立时期具报备查。”
宋大为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活动,以王母两级小学为办公处,于11月1日通知各区、联保以及地方绅耆等来开筹备会议。出席会议代表一百多人,主席宋大为,记录江家相。
报告事项:主席报告设立新县及筹备大会意义(略)。
讨论提案:
甲、建筑委员会应如何组织案
1.审核组织条例(略)
决议:修正通过。
2.推定人选
决议:设委员十一人,除以各区区长杨子厚、王建鸿、何亮卿等三人为当然委员外,公推王海平、谷怀虚、谭正明、韦瑞芝、苏祥徵、黄道生、韦心良、王希文等八人为委员。并公推王海平为主任委员。
谷怀虚为常务委员兼总务股长。
韦瑞芝为常务委员兼设计股长。
谭正明为常务委员兼募捐股长。
3.规划县府地址
决议:以王母两级小学校暨该校后方之庙宇全部建修好,不敷地址并得片用附近民地,所有庙内佛像移于广东庙安置,学校另迁地继续上课。
4.建筑经费之筹集
决议:由建筑委员会劝募乐捐,不得以摊派方式累及贫民。
乙、勘界委员会应如何组织案
1.审核组织办法
决议:照案通过。
2.推定人员
决议:除由本处并函有关各县派员外,照组织办法推定祝锡莹担任贞丰组,彭致中担任紫云组,陈平原担任关岭组,韦申之担任罗甸组。
11月10日,宋大为将第一次筹备大会情况向省政府汇报:
窃职处奉命组织成立,业经呈报在案。关于筹备工作,遵即着手进行。如新县界之划勘,县府之建筑,市容之整理,均经分别详细计划。一面宣传政府设立县治为地方谋福利之意。爱于本月一日召集第一次筹备大会,集中意志,讨论应办事宜。计到会地方绅父老及各界人士,有关各县亦派代表加,共百余人。当经决议组织建筑委员会勘界委员会,襄助办理,并经指定人员克日组织成立,开始工作,以期早日完成。除勘界委员会组织办法业经呈报外,理合将建筑委员会组织条例筹备,会议记录一并具文呈报。敬祈赐鉴核备案。至建筑政府经费,约需法洋万余元。除由地方人士自动乐捐,约可获陆千余元外,尚不敷洋肆千余元。据地方人士公意,佥称地方贫瘠,不易筹集巨款,拟请钧府酌情补助,以示政府德惠。一俟将各项工程估计完竣,绘具图说,另文专案呈报鉴核,当否之处,并候示遵。
谨呈
贵州省政府主席吴
民政厅长孙
双江县设治筹备处处长宋大为
新设县治定名为双江县,省政府向内政部汇报后,内政部回复:“双江县名称与云南省双江县名称重复,请另拟县名。”
当时,刘时范与宋大为多次商榷,确定改双江县为望谟县,报省文曰:
民政厅孙厅长钧鉴:精密佳电奉悉双江县名,拟改为“望谟”。取其谐音,使苗民便于记忆,可否?乞核。
职 刘时范
11月22日,孙厅长拟一报告送吴鼎昌:
查贞丰县之王母设立县治一案,前经第三区专署拟定县名有二:一、望谟,取与王母谐音;二、双江,取该地形势有南盘、北盘双江江流通境。当经本厅选定,以双江命名,嗣经派员筹备,并将设置缘由及筹备情形,咨报内政部备查,施准内政部咨以该县名称与云南双江县重复,嘱即改定。经电饬第三区专署另拟呈在案。兹据电称:“双江县名改望谟,取其谐音,使苗民便于记忆,可否,乞核”等情前来,应否准照所拟改定,理合签请核示。
1939年12月4日,吴鼎昌签名同意,将“双江”县名改为望谟,同日,贵州省政府向全省发出通令:
贵州省政府训令:
查贵州省金沙、纳雍、道真,双江各县设治筹备设置办法,前经本府决定,提出第五六五次会议决议公布。并催将双江县治筹备处于九月间先行成立,派宋大为为该处处长。一面将双江县设治缘由及筹备经过情形,咨送内政部备查。施准复以该县名称与云南双江县名重复,嘱即改定等由,后经饬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另拟呈核各在案。兹县电复,以双江县名拟改为望谟,取以王母谐音,俾当地人民便于记忆。可否,请鉴核等情前来,应催照办,除将金沙、纳雍、道真、双江各县设置筹备处设置办法内所有“双江”字样,一律改为望谟,并分别函令外,合行令仰知照。
此令
望谟县名就这样定下来了。
1940年1月19日,刘时范电请省政府于2月1日正式成立望谟县新县治。但当时划界尚未就绪,省政府委员会第六十六次会议决定:定于1940年3月1日正式成立望谟县,并以原任筹备处处长宋大为为代理县长。次月,贵州省保安处就派了一个团的保安警察进驻望谟,为围剿边委、王海平的武装以及熊亮臣的农民武装做了充分准备。
新设立的望谟县设五个区十七个联保,辖一百一十四保一千四百一十六甲。贞丰原辖区五、六两区八个联保七千余户划归望谟。加上关岭的岜绕、岜便、羊架、岜油,紫云的交朗、由亭、观文、播洞、合德、长田、罗官和罗甸七区的桑郎、麻山、武邑等边地,共有一万二千余户,人口六万余人。但武邑一带直到当年8月在吴鼎昌的勒令下才加入望谟。
1727年清廷设立永丰州,两年后迁州治于珉球,时隔211年后又以王母为中心设立县治。
综合分析,1930年代末,国民党贵州省政府决定在望谟设立县治,其原因有二:
其一:望谟系两省五县交界处纵横几百里的少数民族山区,当时全属王海平的势力范围,王海平雄踞两江一河(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区域,俨然一方之主,人们只知道江边的王司令,国民党的一切政令都难以通行。自1933年起,中共黔桂边委及其武装人员在望谟与王海平长期合作,有组织地开展剿匪惩恶等活动,特别是开办兵工厂、广泛发动组织抗日救国义勇军,使贵州省当局为之震惊,他们惧怕这里的人民有一天会起来推翻他们的统治。
其二:1939年5月,熊亮臣在乐旺揭竿起义,打着“抗工、抗粮、抗款、抗兵”的旗帜,号召群众反对国民党,规模达到2000余人枪,麻山农民自卫团的武装斗争直接动摇了国民党当局在望谟地区的统治。
三
1949年12月,望谟县和平解放,25日,“望谟县解放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4日,建立“望谟县人民政府”。1950年4月20日,早就对新生人民政权心怀仇恨的前国民党参议长何光举趁全省匪患猖獗之机,勾结流窜望谟以求苟延残喘的国民党屠占廷残部,狼狈为奸,武装叛乱,望谟县城被土匪占领。
195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围聚歼盘踞望谟之残匪,解放了望谟县,14日“望谟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建立,隶属中共兴仁地委。1952年8月,“中共望谟县委员会”建立,临时工委随之撤销。12月,中共望谟县委改属中共兴义地委。
从1951年5月到1966年5月的15年中,望谟县各族人民在临时工委、县委的领导下,顺利地进行了清匪反匪首、减租退押、清退帮工帮粮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抗美援朝等运动,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逐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开始了有计划的生产建设。在这15年中,为适应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望谟县的党组织机构进行了多次调整变动。1956年9月,撤销中共兴义地委,望谟县划归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9年1月,撤销紫云县建制,将其松山、宗地、猴场、火烘4个公社党委划归望谟县。1961年8月,紫云县恢复,松山等4个公社党委仍旧划归紫云县。1965年7月,恢复兴义地委,望谟县委随之改属中共兴义地委。1966年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望谟县建立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81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兴义地区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同时改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望谟县。
四
自1933年中共黔桂边委及所属武装进入黔西南开展革命活动以来,深深了解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贫穷、文化知识落后的状况,许多村寨由于地处边远,没有一个识字的人。只有少数较大的村寨设有私塾授学,很多求学者都要不辞劳苦,步行数十里方能到私塾求学。20世纪30年代初,偌大的“下江片区”没有一所公立学校。水路交通较发达的三江口,也只有王海平家中设有一私塾,教授自己的子女和亲朋好友的子弟。1936年夏,黔桂边委鉴于少数民族地区缺少学校以及随队转移贵州的家属和子弟的增多,求学难的问题日愈突出;有一部分转移来的干部需要以公开合法身份安置等情况。决定动员王海平出面和出资创办一所小学,一则可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再则可以解决边委面临的实际困难。经数月努力,终于于同年9月在王家原私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所初级小学,取名“创强小学”,校长由王海平的族叔王由森担任。首批学生有百余名,除岜赖、蔗香、乐康、乐元、乐旺、桑郎等本籍学生外,还有广西乐业、天峨等地学生,册亨县沿北盘江岸许多村寨都将子弟送到该校就读。学校为初等小学,分为一至四年级。开设的课目有国语、算术、公民、音乐及汉语注音字母等。中共黔桂边委先后派何曼生、李元谋、黄家福、韦敬礼等人到学校任教。课本从广西百色统一购回,再分发给学生。由于学校所学知识比私塾传统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内容更加丰富、实用,学生和家长都很满意,求学者不断增加,后发展到200多名学生。中共黔桂边委在校任教的教师不仅教书育人,使学生学到书本上的文化知识,而且将学校作为宣传阵地,根据时局变化,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革命知识。在学校中建立了“学生自治会”。结合抗日时局,讲述亡国之恨。教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战时歌》等抗战歌曲,把革命思想和理论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传播,鼓舞了王母地区群众的抗日救亡热情。中共黔桂边委的许多同志,以教师身份为掩护,既开展了革命活动,传播了革命知识,又促进了望谟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创强小学的创办,开启了望谟少数民族教育的新篇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8年,望谟县被定为贵州省革命老区县。彰显望谟县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革命老区县的定位下,望谟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有党史学习教育场馆阵地6处,即中共卡法连队支部陈列馆,望谟县战贫文化馆,中央红军过境望谟播东会师陈列室,中央红军过境望谟石屯陈列室,中共黔桂边委旧址,板陈红村红色展厅,望谟县烈士陵园,形成了东有卡法、北有播东、西有石屯、南有蔗香和板陈、中有烈士陵园的宣传阵地格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望谟县各族人民历经七十多年的不懈奋斗,社会经济各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以99.88%的群众认可度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9.33亿元,增速4.9%,增速排黔西南州第3位。
水陆交通便利。望安、罗望、紫望、县城至望谟港高速公路覆盖11个乡镇(街道),G552、S318等5条国省道过境,公路里程4248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县城至贵阳市235公里、至兴义市159公里,望谟港蔗香码头至珠江入海口磨刀门码头水路1250公里,黄桶至百色铁路、蔗香至红水河高速公路、红水河龙滩枢纽1000吨级通航设施预计“十五五”建成投用。
生态环境优越。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9.5℃、降水量1241.1毫米,森林覆盖率70.53%,素有“贵州天然温室”“森林城市”之称,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贵州省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拥有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苏铁自然保护区、渡邑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保护区和保护点21个,国家Ⅰ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1种。
自然资源丰富。探明矿藏中,饰面用灰岩砂岩储量1亿立方米、水泥用灰岩3亿吨、辉绿岩2.5亿立方米、重晶石1100万吨,麻山、石屯一带方解石储量2500万吨以上。风、光、水等清洁能源丰富,年日照时数1408小时,水能蕴藏量11.58万千瓦。
绿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现有板栗27.2万亩、芒果10.69万亩、油茶14.7万亩、蜂糖李3.37万亩、紫茶2.23万亩,获得“板栗名县”“中国紫茶之乡”荣誉称号,“望谟板栗”“八步茶”“望谟芒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望谟油茶”“望谟青柠檬”“昂武艾纳香”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风电、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已超过100万千瓦。
文旅资源独特。望谟是红军进入贵州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拥有中共黔桂边委遗址纪念馆、红七军卡法连队纪念馆、播东红军长征会师遗址等红色资源。布依族语言、文字等保存较好,是“布依族语言文字培训基地”“中国布依古歌之都”“中国布依纺织文化之乡”“贵州民族美食文化之乡”,望谟“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新屯布依寨、蔗香滨湖康养小镇、郊纳紫茶小镇、卡法连队遗址、油迈山脊上的瑶寨、桑郎七星景区6个AAA级景区。
随着黄百铁路与望谟港的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未来,望谟将如虎添翼,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望谟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进工作,以更加创新的思维引领发展,全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望谟定能蜕变成为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化县份。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蒙炳光
编辑:刘牛、罗娇 责编:施绍根 统筹:熊英